1. 首頁>>報紙

話“元旦”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陽歷1月1日,是我國人民傳統的新年一元旦。

“元旦”是一個合成詞,拆開按單字解釋:“元”者始也,即第一的意思;“旦”者晨也,即天亮或早晨?!霸奔匆荒甑牡谝粋€早晨。古書《爾雅》對“年”的注解是:“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弊砸笊唐?,把月圓缺一次為一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每年的開始從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

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幅太陽從山巔升起,中間云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后來,在殷商時代的青銅器鑄銘上,又發現了“旦”字被簡化成日出地平線的形狀了。詳解:“旦”字的上半部“日”代表太陽,下半部“一”代表波濤澎湃的海面,即一輪紅日正從海上噴薄而出,放射著燦爛的光芒?!暗边@個象形字,微妙微肖地反映了旭日東升的情景。如今,人們給“元旦”二字賦予新意,即表示以朝氣蓬勃的奮發斗志,迎接一個嶄新年代的開始。

據史料記載:“元旦”一名出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音念zhuānxū)之口。顓頊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此后,夏末至漢代初,元旦日期不盡一致。到了漢武帝時,由于“觀象授時”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創造了《太初歷》,確定了正月為歲首,即1月1日為元旦(亦新年)。此后,新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了。

我們現在過的元旦,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也就是陽歷。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被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為臨時大總統時,通電各省在3天以后,即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自此,我國就逐漸有了過“陽歷年”、過“陰歷年”的兩種習慣。新中國誕生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之后,才正式把陽歷1月1日定為“元旦”。

本文采摘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abstracteyebooks.com/yingxiao/228.html

聯系我們

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微信號:17719915188

工作日:8:00-17:30,節假日休息

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