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經常寫稿的通訊員來說,在投稿中都有過不被采用或“石沉大?!钡目鄲?。然而,怎樣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呢?根據筆者四十多年的寫作實踐證明,只要從主觀上做一些努力是能夠辦得到的。
一 、認真研究報刊特點,有的放矢地投稿
稿子寫好后,不要急于投寄,要根據各級報刊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專欄”和“欄目”,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需,投其所好,使稿件能“門當戶對”。如屬于工、青、婦內容的稿件,你投給老年報刊,恐怕就難以采用。每家報刊根據宣傳的需要,常常開辟一些固定或臨時性的欄目。如《人民日報》的“今日談”、“讀者來信”,有些報刊還開辟有“法治天地”、“職工生活”、“學習與探索”等欄目。就我們公司辦的《許昌智工》報來說,根據公司宣傳工作的需要,也設置了幾個欄目。各種欄目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選稿標準。通訊員如果能夠善于研究不同報刊的不同欄目,針對欄目寫稿,要比盲目投稿命中率高得多。
二、會寫稿還要會打扮
“人是衣,馬是鞍,打扮打扮二十三”。這是出自媒婆之口的一句唱詞。文章也是如此。有些通訊員不會或者不懂得打扮自己的稿子。因而,寫出來的稿子,總是老格調、老模式、老面孔,沒有什么新鮮感。同樣的主題,同樣的情節,打扮打扮,選個好標題,行文造句講究點,效果馬上不一樣。那么,怎樣打扮呢?一是注意一個新字。遣詞造句,刻意求新,不要老是照搬現成模式,要創造屬于自己的東西。新聞要有新意,同時要有符合新意要求的形式和新色彩,增加新聞的可讀性,給讀者一種新的美感和情感。二是要砍掉一個繁字。有的通訊員寫的稿子,不是沒有新衣新帽,而是穿戴得太多了,缺乏美感。寫文章,不能堆砌時裝,堆砌化妝品,更不能開雜貨鋪,什么都舍不得丟。處理得好稿件發表的可能性就大些。
三、把可能生疑的問題,消滅在投稿之前
記得,1998年3月筆者在鄭州參加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全省金融系統通訊員培訓班時,一位資深編輯在講課時說:“在編稿過程中,發現有些稿子基礎不錯,但動手編稿的時候,一些內容往往使人生疑、擔心,有的則不得不遺憾地舍棄了?!逼鋵?,通訊員如能在稿子寫好之后多看幾遍,多問問自己,也就可能提高幾分采用系數。問什么呢?筆者認為,一問稿件中的事實是否交待清楚?二問稿件中的事實是否合乎邏輯?三問稿件內容是否有漏洞,讀者會不會提出疑問?四是稿件寫成后,問問自己還有沒有更好地表述方法?五是問一問一些業務技術性問題是否留有“后遺癥?”
以上所談幾點,缺一不可,如若通訊員按此方法,就會大大提高稿件的命中率。
(作者單位:公司文化部)
本文采摘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abstracteyebooks.com/yingxiao/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