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丹麥永久停用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新聞沖上熱搜。歐美疫苗接連“翻車”,中國疫苗卻火遍全球,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向國藥集團明確提出了疫苗需求,中國正逐步成為新的“世界藥房”。
記得在我小時候,誰家要是新添置了家電,向鄰居介紹時總少不了一句“俺這是全進口的”;上大學后,蘋果手機成了同學間炫耀的談資;再后來步入社會,誰家要是買了進口車,說話時腰板都不自覺地直了幾分。
近年來,國內“故宮”系列、李寧、波司登等品牌在市場持續走紅,刮起了一股“國潮”風,海爾家電12年全球銷量領先,華為手機在歐美一貨難求,奔馳、豐田爭相尋求比亞迪合作等,無不彰顯著“國貨已自強”。而這背后,是大國工匠們心無旁騖的專注,是精益求精的追求。
曾幾何時,價格低廉、質量低下、山寨橫行影響了中國品牌的聲譽。而如今,“中國制造”已經悄然變化為“中國智造”,高鐵、移動支付、5G、中國速度等成為中國一個又一個標簽,“支持國貨”也從倡導情懷變成了追求品質。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品牌必將引領世界的潮流。
(作者系《許昌農村金融》報編輯、本報特約撰稿人)
本文采摘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abstracteyebooks.com/yingxiao/143.html